退避三尺典故全文(退避三舍的故事)
时间:2023-08-03 15:06:41来源:退避三尺典故全文?
退避三尺也称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,该成语出自最早出自于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典故。
退避三舍(舍,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)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,主动退让九十里;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退避三舍的故事?
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
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。
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
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
退避三尺典故?
退避三舍说的是晋文公重耳兑现对楚成王曾经的诺言,在与楚的战争中,对阵时一退再退,三舍共九十里,却在最后取得胜利的典故。
因重耳在逃亡时曾受到楚成王热诚的招待,在一日宴请时楚成王问:
我待你如此,将来如何回报啊?重耳答:
楚富足,晋国没有更好的东西奉献。
如果将来我为晋侯,一定与楚友好相处,万一发生战争,我一定下令后撤三舍。
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前因后果。
展开更多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