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五花肉为啥叫束修之礼(束修之礼名词解释)
时间:2023-08-07 04:03:23来源:送五花肉为啥叫束修之礼?
送五花肉叫做束修之礼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。
在古代,人们在特殊场合或拜访贵宾时,常会携带一些礼品以表达敬意和祝福。
而五花肉作为一种珍贵的食材,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贵、美味的礼品。
束修之礼中的"束修"指的是携带五花肉的意思,而"之礼"则表示这是一种特殊的礼物。
在现代,虽然送五花肉已经不再是常见的礼仪习俗,但"束修之礼"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携带珍贵礼物来拜访或表示敬意的行为。
束修之礼名词解释?
束脩之礼的意思是古代民间上下级、亲戚、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。
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,必先奉赠礼物,表示敬意,被称为“束脩”。
“束脩”在古代都有哪些意思?
《现代汉语辞典》中,“脩”有两种用法,一是表示“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”,组词“束脩”;
二是同“修”。
并没出现“束修”这种写法。
束脩——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,必先奉赠礼物,表示敬意,名曰“束脩”。
“束脩”就是一束肉干,又称肉脯,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[1]。
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,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。
因此,在孩子入学拜师时,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“束脩”作为见面礼[1]。
学费即是“束脩数条”,束脩就是咸猪肉,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,可以理解为学费。
送“束脩”投师的礼俗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,《论语·述而》:
“子曰:
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
’”便是证明[1]。
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,不过礼物的轻重,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。
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,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。
束修的致送,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。